扫一扫,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赤潮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含有过多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产生严重的危害。在一些工业发达,人口稠密及海湾又比较封闭的地区,赤潮发生的频率比较高。赤潮并非海洋的专利,在内陆湖泊、水流缓慢的河口,也会形成类似的问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我国下列各水域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长江口
黄河口
辽河口
珠江口
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上层海水变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现象。
下列不属于海平面上升的诱发原因:
台风
海水热膨胀
全球气候变暖
冰川融化及地面沉降
自1996年6月1日起,为了保护渔业资源,我国在南海海域实施为期60天的伏季休渔制度,休渔期间在南海海域不得有任何渔船作业。
选择在6、7月两个月休渔的原因是:
该时段多台风,确保渔民安全
该时段海水温度高,蒸发强,海水盐度大,鱼类少
该时段南海幼鱼比例最大,可保持渔业可持续发展状态
该时段多有赤潮发生,影响渔业生产
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每年仅沿海工厂和城市直接排入海洋的污水就达100亿吨,其中含有毒物质数百万吨.
海洋污染源主要来自:
大气降水
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
陆地
船舶垃圾、溢油及化学品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