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民用上光伏发电,全年省下一半电费;推出“以碳代偿”拓展碳普惠使用途径,用碳普惠替代生态修复;创新推出碳普惠申报平台,诞生广东省首批个人“卖碳翁”。刚刚过去的2024年,市生态环境局低碳工作可圈可点。
2024年,中山市首创广东省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在线申报平台(以下简称“普惠易站”),打造碳普惠机制推广新模式;出台《中山市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若干措施》,明确中山市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指标任务和措施;举办多场全国低碳日主题活动,让“低碳生活,绿色新风尚”融入市民生活,让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一、打造碳普惠机制推广新模式
2024年,市生态环境局首创广东省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在线申报平台,打造碳普惠机制推广新模式,经验做法获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文公开推广。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进一步深化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中山市积极推进碳普惠机制建设,以深化碳普惠体系制度工作为创新重点,探索构建碳普惠机制推广新模式。早在2022年,市生态环境局就启动了中山市碳普惠机制创新实践工作,首创广东省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在线申报平台。2024年,市生态环境局继续启动《中山市碳普惠核证规模普及实战行动》项目,进一步深化中山碳普惠模式。
保持项目备案数量全省第一。中山市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力量参与”的方式,鼓励光伏项目业主积极参与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备案及交易。截至2024年10月底,中山市累计获省生态环境厅签发光伏碳普惠项目88个,保持光伏类型碳普惠核证减排量(PHCER)项目备案数量全省第一。
首批竞价交易顺利完成。2024年1月24日,中山市首批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竞价交易顺利完成,共计68个项目业主参与其中,交易价格为每吨65.01元,总计交易量为4618吨,交易收益达到300216.18元,诞生了广东省首批个人“卖碳翁”。这是中山市以“抱团交易”方式开展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线下竞价交易的积极探索。
推出“以碳代偿”。此外,中山市结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推出“以碳代偿”拓展碳普惠使用途径。2024年1月,开展全市首宗碳普惠替代生态修复,对某电镀厂大气污染物超标排放损害环境行为,协商企业通过购买本市内碳普惠核证减排的1019吨二氧化碳抵消替代方式进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二、扎实开展碳足迹碳标签工作
2024年,中山通过号召村民、企业等参与安装光伏设备、开展碳足迹碳标签等工作,实现“减碳”目的。
探索开展碳足迹碳标签工作。2024年,中山市积极应对国际绿色贸易规则,探索开展碳足迹碳标签工作,强化企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责任,在调研分析了22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企业碳排放环节与现状资料基础上,横向对比同类企业、产品碳排放基准数据开展碳足迹碳标签的系统性研究,形成《中山市碳足迹碳标签应用与管理报告》。中山市还完成包含服装、电器行业等5个产品碳标签认证。
把绿色低碳理念落实。作为第三批低碳试点城市,为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把绿色低碳理念落实到经营管理、业务拓展各个环节,市生态环境局选取中山代表性银行网点开展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梳理总结本市推进(近)零碳网点建设现状及重难点,调研国内外碳足迹碳标签与(近)零碳网点协同管理的优良经验,研究完善中山市(近)零碳网点建设思路,形成《中山市“(近)零碳网点”推广报告》。 “零碳网点”建设。如中国人民银行中山市分行出台全国首个银行业“零碳网点”建设指导意见《关于推进中山市银行业“零碳网点”建设的指导意见》;农业银行中山横栏支行向符合生态碳汇开发的花木种植企业倾斜信贷资源,以其碳汇量抵消自身碳排放,在全省农行系统率先探索通过开发生态农业预期碳汇量的方式实现碳中和模式。目前中山已累计建成“(近)零碳网点”6个,实现抵消二氧化碳800多吨。 三、多措并举推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低碳试点示范建设。“3060”驿站,是一个集科普性、艺术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的环保互动场所,作为中山市碳中和试点示范区之一,神湾镇将绿色低碳科普教育融入村容村貌,持续增强群众环保意识。2024年,中山市持续深化低碳试点示范建设,深度挖掘已有近零碳试点的成功做法与先进经验,持续推进翠亨新区、神湾镇碳中和试点示范区建设。 编制出台二氧化碳排放措施。市生态环境局编制出台《中山市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若干措施》,明确中山市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指标任务和措施。 “环保共性产业园”。为从源头破解传统产业园“生产低效率、能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困局,中山市在全省率先推行“环保共性产业园”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实现了环境污染高效集约治理。目前,近百家企业“拎包入住”。该案例也获评“中山改革典型案例30项”。 推进减污降碳技术工艺改造。2024年1月31日,《中山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公布,持续强化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与风险防控,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的碳减排核算,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技术工艺改造。 开展低碳宣传活动。为推动低碳意识深入人心,2024年,中山市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低碳宣传活动,举办多场全国低碳日主题活动,低碳日当日参与活动近千人,活动通过抵消PHCER实现碳中和;组织开展“绿色金融知识”专题培训会、“绿动未来,碳迹可循”线下活动等。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推动完善广东碳标签机制,建立符合产业发展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和产品碳标识认证;积极推广省级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申报备案工作;持续做好碳市场控排企业监管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形成低碳生产生活方式。